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打造半导体大国的烦恼

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本站 2016-03-08 109

近期中国在打造半导体大国的收购事件中频频遭到来自美国CFIUS的阻挠,其实这是正常的。它反映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奕,此起彼伏。

凡是涉及国家基础实力的提升,美国出面来阻挠,从一个侧面表明这件事我们做对啦。由此应该变压力为动力,争口气也要把它搞好,这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美国操纵“瓦圣纳条约”,把军用与民用,两用技术的输出,作个“活扣”,想什么时间搞一下,主动权拿在手中是它惯用的技俩。归根结底是看我们实力的提升,它会时时改变。

近期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引起全球热切关注,之前黙黙无闻的中囯开始变样。在国家的“大基金”指引下,要打造中国半导体大国的誓言己经放出,加上紫光的频频出手让全球业界都感到谅呆。

  大国成长的烦恼

积这么多年來的实践,近期中国为了打造半导体大国祭出的招数都是十分关键,如大基金,它要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资金难题。而且改变了之前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思路,它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实际上用政府的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在早期全球多数地区都是这么做,只是中国可能已经有些太晚。

另一招是兼并。应该说兼并是产业发展中的最重要手段,观察英特尔,高通等的成长就是一部成功的兼并史。

紫光的赵伟囯是这样描述,它给紫光设计了一条异于寻常的发展之路:自主创新+国际并购,理念上自主创新为宗旨,行动上国际并购打头阵。赵伟国说“紫光以国家战略为方向,以国际并购为路径,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团队激励为基础,以产业整合为目的,以快速卡位为突破,从而超常规、超大规模的快速形成产业集成。 ”

无论大基金,或是兼并,对于现阶段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如紫光兼并展讯,长电兼并星科金朋等。

但是在欢呼的同时也必须冷静的思考,伴随而来的成长烦恼也不少。主要集中在大基金己经投资入股的企业都是佼佼者,然而都感觉有些保守,要求投资的回报率6%-8%太高,可能不太适用于芯片先进制程产业发展的现状。未来的大基金一定会面临两难的决择,如何应对存储器,华力微等大项目的大投资。

另外,紫光的兼并步伐,其空间可能越来越小,将从国际兼并转向国内兼并是必然的,未来它成长的动能可能减弱,转而可能进入务实的芯片制造项目阶段,肯定也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因为它并非要承担产业发展的责任。

  下一步怎么办?

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进道路上的坎坷不平是必然的,要有正常的心态去面对。

既看到此次的路子走得对,也要思考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其中首先要树信心,不可气馁,而且千万不能动摇,要继续向前,显然,适时的调整策略也是应该的。

一直以來提倡加强研发,可是在产业链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设计,封装业等走得快,而芯片制造业的步伐并不快。它与芯片制造的特点及结构性矛盾尚未真正解决相关连,但是还得迎难而上,别无出路。

现在的态势是由于中国的权重地位提升,那些顶级大厂如英特尔,台积电,三星,高通,甚至ASML等都在接近中国。尽管它们的目的可能是作个“姿态”,希望在中国拿到更多的实惠,但是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此次机会,拿到中国该要的东西。实现双赢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在快发展与稳健进步的策略选择中,似乎更倾向于稳健进步。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在中国半导体业发展中己经得到证实,华丽的数字不一定都适合中国,如提出要70%的自制率等。在今天全球化贸易体系中,除了涉及国家安全,西方敌意控制中国的少量先进制程产品之外,提出70%自给率的目标可能已经落伍,一是没有必要,自制从经济上也不一定很合算,二是肯定做不到。实际上中国半导体业己经具备中低端IC产品的能力,一旦有需要完全有能力可以自制,而卡脖子的是那20%左右的高端产品,这才是现阶段迫切需要正视的方面。并且担心的是在70%自给率推动下,很难避免产能扩充的冲动,而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芯片产能过剩。所以稳健进步也不一定慢,它可能走得更加扎实,少些反复。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近期提出产业发展要少些急躁,浮躁等,印象十分深刻。能在大力倡导快速增长,弯道超车等呼声中冷静的提出思考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打造中国半导体大国仅是第一步,更艰巨的任务是应该打造中国半导体的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