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电子信息行业动态第 91 期

本站 本站 2024-03-25 29

 

LGD可能将广州液晶工厂出售给京东方、华星光电

2024年彩电行业亮点

国内CPU企业面临困境:技术提升、利润下滑

荣耀首款AI PC亮相

传音推出首款自研芯片

 

LGD可能将广州液晶工厂出售给京东方、华星光电。由于LGD近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仅2023年营业亏损高达2.5万亿韩元(约合134亿元),加之今年将重点投资OLED产线,计划投入2万亿韩元(约107亿元)用于IT和汽车领域的OLED产品,因此拟出售广州液晶工厂以缓解资金压力。早在2月份的时候LGD已收到包括中国面板大厂京东方、TCL旗下华星光电以及财务投资者在内的4-5家公司意向书,计划最早在今年上半年选定收购对象,出售价格预计在1万亿韩元(约合54亿元)的中高端范围内。

LCD早在2006年就已落子广州,当年广州开发区引进了外资独资项目LGD模组工厂,主要生产中小型液晶显示模组。2012年,LGD广州8.5代液晶面板项目设立,由LGD、广州凯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广州高新区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合资建设运营,该项目于2014年开始运营。此外,LGD还在广州布局了一条8.5OLED产线,总投资约460亿元,于2019年投产。此次出售的LGD广州液晶工厂指的是该公司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主要生产中大型显示面板,这也是LGD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总投资40亿美元,为当时广州市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不过目前京东方收购LGD广州的液晶工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318日,双方均就与出售相关的主要交易条款达成一致,包括广州 LCD 工厂和专利,不过该项交易还需要获得LG集团和韩国政府的批准,京东方需要获得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投资者的批准。此次交易达成后,韩国厂商将完全退出LCD,加速中大尺寸OLED市场进程,同时将更多LCD订单转向非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减少对中国大陆厂商的依赖,对于日本和中国台湾液晶面板厂商有利。另一方面,中国厂商承接LGD广州LCD工厂之后,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能迅速增加,将进一步主导液晶面板产业,制约日本等地的发展,不得不选择退守和转向Micro LED

事实上,在中国大陆面板厂紧逼的巨大压力之下,日韩系面板厂的业务经营常年发生巨额亏损,SDC将其液晶电视面板业务关闭,2023年日韩系阵营仅由SharpLGD组成,而LGD则靠产量减半运行的广州工厂在支撑,全球LCD液晶电视面板行业的话语权已经彻底地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厂商。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LCD液晶电视面板厂的全年出货总量达1.55亿片,占比达到68.7%,较2022年提升1.8个百分点;日韩全年出货总量较2022年同比大幅下滑37.3%,合并市占率仅有10.8%,同比下滑4.6个百分点;台系面板厂在2023年的合并市占率为20.5%,较2022年提升了2.8个百分点。十家大尺寸LCD面板厂只剩八家,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三大工厂成为全球的绝对三强,市场份额分别为24.4%20.9%16.8%

不过在OLED面板领域特别是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韩国企业依然占据优势。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中,韩国地区厂商份额占比为56.8%,我国国内厂商出货份额占比43.2%,同比增加13.9个百分点。从企业来看,三星显示出货量同比下滑8.2%,市场份额为49.9%,同比下滑13.2个百分点,但仍为全球第一。京东方出货量同比增长44.7%,以16.2%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一,份额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维信诺出货量同比增长68.4%,市场份额9.9%,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二。天马出货量同比增长259.4%,市场份额6.9%,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出货量及市场份额均增长最大,超越乐金显示(LGD)位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三。


2024年彩电行业亮点。由于2020~2021疫情周期宅经济需求提前透支、欧美高利率环境压抑整体企业与消费者支出及电视面板价格大涨使得品牌缩减大型促销活动的规模, 再加上我国楼市低迷抑制了电视需求,2023年全球彩电市场跌破2亿台,开创近十年来新低。进入到2024年,整个彩电行业深处存量市场,各大企业押宝显示技术来激发消费者的换新需求。一是Mini LED彩电成为新增长点。进入2024年以来,TCL、华为、酷开等品牌相继推出Mini LED产品,多品牌玩家的入局以及品牌不断推新,将会给Mini LED市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1月中国彩电Mini LED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零售量为10.6万台,同比增长146.7%,环比增长4.8%,零售量份额已达3.0%TCL于今年 3月发布了X11HQ9K等多个Micro LED系列新品,华为则推出了智慧屏V5 Mini LED电视。二是具有艺术化外观的彩电成为新宠。近年来, 越来越多大众的消费决策驱动因素已从功能为主转向场景为王、由品牌优先转向价值为先,具有艺术化外观的彩电成为消费者新选择,企业也最大化迎合消费者多样化的细分需求。如创维发布了全球首款卧室电视W55D,以省空间、高颜值、信号接收强、智能人性化等产品标签,助力用户完成卧室空间功能的转换与升级。长虹重磅推出了壁画+”系列电视,搭载了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家电AI平台——长虹云帆。

全球彩电行业在经历2022-2023需求收缩之后,在2024年预计迎来反弹。群智咨询预计2024年全球彩电市场或将迎来微增,整体出货量在2.15亿台,相比2023年有百万台左右的增长。DSCC 表示今年O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50万台,比2023年(预估560万台)增长16%


国内CPU企业面临困境:技术提升、利润下滑。龙芯LoongArch公司最近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836.8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7.39亿元,下降31.18%;而利润方面,亏损了32,932.1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5175.20万元,下降736.35%202311月,龙芯3A6000系列CPU推出,再加上服务器上有3C6000等,龙芯的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在技术提升的同时,利润却下滑,作为国内CPU六大企业之一,龙芯公司的营运情况在业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目前国内CPU企业共同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市场份额不足、销量下滑、价格竞争激烈等方面。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使得单颗CPU的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上性能相对落后、生态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国产CPU在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销量下滑导致单颗芯片的成本上升,竞争激烈使得价格下滑,从而导致利润下降,这种死循环让国产CPU企业难以摆脱财务压力。在当前形势下,各界对国产CPU的援助显得尤为迫切,政府支持、行业合作、技术创新等都将发挥关键作用。


荣耀首款AI PC亮相。3 13 日,荣耀笔记本技术沟通会上,荣耀MagicBook Pro 16 2024 款笔记本电脑正式亮相,这也被称为荣耀首款AI PC”。该机搭载英特尔酷睿 Ultra 7 处理器、RTX 40 独显,通过平台级 AI,实现了跨设备、跨系统、跨应用的智慧互联体验,更有OS Turbo加持,续航时长也得到提升。该机支持本地AI智能搜图功能,比如可以直接搜索本机的猫猫照片。荣耀拥抱AI浪潮,坚持在AI技术方面长期投资。荣耀早在 2016 年就开始布局 AI,目前荣耀已持续投入 100 亿研发费用,完成2000+AI专利。2024年是AI PC的元年,未来的PC都将围绕AI进行。随着技术的发展,AI PC将会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应用范围也会不断扩大。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华硕、华为这些PC产业厂商几乎都在朝着AI PC前进,一场轰轰烈烈的AI PC抢滩赛正在发生。AI投资热潮下,各大科技巨头积极将AI大模型应用在手机、PC、可穿戴设备等终端。兼容AI的个人电脑有望在2025年渗透率达到37%2027年兼容AI的个人电脑约占所有个人电脑出货量的60%。未来AI PC的主要需求来源为商用领域,同时AI PC将会为PC行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传音推出首款自研芯片近日,传音控股旗下智能手机公司Infinix宣布推出首款自研电源管理芯片Cheetah X1。据了解,Cheetah X1采用晶圆级封装技术,显着减小了芯片尺寸,成为现有最小的器件之一。该技术缩短了信号传输路径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电信号延迟,从而增强了电气性能,特别是在高速数据传输和高频应用中。因此,该芯片的单位处理效率提高了204%。这一进步可实现多种场景下的充电体验,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并让手机减轻多余的重量,同时保持强大、便携和舒适的携带体验。

在传音自研电源管理芯片之前,华为、OPPO、小米、荣耀等多家国产手机厂商都有推出自研电源管理芯片。比如在华为Mate 30 Pro 5G当中,就有采用海思Hi656211、海思Hi6421、海思Hi6422等多款自研的电源管理芯片。早在2021年,小米就推出了自研快充芯片澎湃P1,首次实现120W单电芯充电方案。20232月,OPPO旗下品牌的一加正式发布了首发搭载其自研的全链路电源管理芯片的智能手机一加Ace 2。今年1月,荣耀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旗舰智能手机荣耀Magic 6系列,搭载了全新的自研能效增强芯片HONOR E1。据介绍,HONOR E1了支持“芯片级”实时电池电压监测,并且能效管理精度提升了3倍。

目前智能手机随着处理器的持续升级,性能也是越来越强,但是功耗也在持续上升。虽然芯片厂商也在持续采用更为先进且昂贵的半导体工艺制程,希望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控制功耗,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性能提升的同时,整体的功耗依旧是在快速提升。相比之下,近年来电池技术的提升却非常有限,特别是在智能手机轻薄化趋势之下,以及越来越大的相机模块的挤压,智能手机内部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手机的电池容量提升也遇到了严重的瓶颈。此消彼长之下,智能手机续航也就成为制约用户体验的一大关键因素。为此,华为、OPPO、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自研各类电源管理芯片来优化整个手机系统的电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功耗,以提升手机的续航能力。更重要的是,相对于自研手机核心的处理器来说,自研电源管理芯片的难度更低,并且所需要的投入和风险也更小,同时也符合自主可控的趋势,可以降低对于外部芯片供应商的依赖,并为后续其他自研芯片练兵。